《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本探讨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的书。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是一本详细探讨军事地理对古代战争的影响的书,这本书将中国从秦朝到清末的两千多年历史划分为五个军事战略演化时代,从地理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每一次中国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以及它对各朝代的兴衰和中国历史的走向产生的影响,帮助我们把握隐藏在山河地理中的文化秘密。
关于作者:
郭建龙,独立作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这本“军事密码”之前,他还写了《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和《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这三本书合称“帝国密码三部曲”。
学什么:
1、关中地区在古代军事地理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2、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存在哪些矛盾和失误?
3、北京为什么能成为中央帝国的新首都?
一、得关中者得天下
作者研究发现,秦汉时期,中国的核心区域集中在函谷关两侧的关中地区。所谓“关中”,是指现今陕西省中部的区域。在战国时代,主要国家有七个,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去掉秦国,另外六国还有一个称呼,叫“关东六国”,因为它们都在函谷关的东侧。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要塞,在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函谷关镇附近。这个位置有一条黄河冲击出来的沟壑,是连通中原和关中平原的交通要道,人们走在沟底,仰望两侧山脉,就像走在一个封闭的盒子底部,函谷关也因此得名。
函谷关易守难攻。西汉贾谊《过秦论》中说:“六国之士……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这主要讲的就是秦国占据的地利。其实除了东侧的函谷关,秦国的另外三个方向也都有重要关塞,它们分别是东南方的武关,扼守湖北通向关中的要道,主要用来防范楚国;西南方的大散关,扼守西南方进入关中的要道,主要用来防范夷狄;北方的萧关,扼守北方进入关中的要道,主要用来防范犬戎。
这四道关口合称为“关中四塞”,只要守住了这四道关口,秦国就封闭了边境,内部就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再加上关中平原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适合耕种,所以粮食充足。这样一来,秦国就拥了战争的主动权:进可以逐鹿中原,退可以闭关自保。
尽管秦国占有“地利”优势,但想成就统一大业难度仍然很大,原因有两个:
首先,关中平原生产的军需不足以支持统一全国的军队。其次,秦国当时最大的敌人是楚国,但秦楚之间只有武关一条通道,秦国想要灭楚,还缺乏迂回、包抄、夹击等多样化的进攻途径。
公元前316年,秦国大将司马错提出一个新战略:要想统一中国,必须先拿下四川。控制四川有两大好处:首先,四川盆地是个大粮仓,加上关中平原,两地生产的粮食,能够保证军队充足供应;第二,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可以顺流而下攻击楚国,为进攻楚国开辟一条新的战线。
司马错的这个战略谋划,第一次把军事视线瞄准了当时还属于蛮荒之地的四川,虽然开发四川用了秦国近百年时间,但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国正是依靠这个战略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战略样板一旦确定,后面就有人开始模仿了,第一个模仿者就是汉高祖刘邦。
刘邦的主要对手项羽是一个战术人才,但他不是战略家,在军事地理方面更是差了很多。项羽在分封诸王时,把自己的领地分在了江苏、安徽和河南南部一带,这个区域在当时属于发达地区,土地肥沃,盛产粮食,人口基数也大,但这些地区一马平川,是没有雄关险隘可守的危险之地。
然后项羽把刘邦安置在了汉中这个风水宝地,在这里,刘邦只用了短短四个月时间就占据了关中;然后挥兵东进,又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攻陷了项羽的都城彭城;再后来,战事虽然有反复,但刘邦凭借地利优势,最终只用了五年,就彻底击败项羽并统一中国。
作者郭建龙研究发现,中国古代从秦朝到唐朝的这段时间里,除了光武帝刘秀,大凡完成全国统一的帝王都是从关中出发,再向外扩展领土的。刘秀虽然不是从关中起家,但是他的成功也离不开关中。刘秀起兵后,先占据了粮仓河北,然后拿下了地势高耸的山西,接着先后攻下洛阳、长安,统一了中原,最后他发动整个中原的资源来对付一盘散沙的关中,把军阀们分头击破,拿下了关中,完成了统一大业。
总之,在关中时代,得关中者得天下。从秦朝到唐朝,除了光武帝刘秀,从关中向外辐射的战略,成为统一全国的最佳选择。
二、长江防线进入历史进程
刚才我们说了关中战略的优越性。但是这个战略也有一个局限:那就是它主要围绕着黄河流域,没有重视尚未有效开发的长江流域。随着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人口增长,长江流域渐渐有了抗衡北方的资本。
所以,从东汉末年开始,以关中为根据地的势力,除了李唐完成了大一统之外,大多数政权只统一了北方却不能够统一全国,中国由此进入了长时期的分裂时代。
分裂时代的开篇,是从一个划时代的军事战略《隆中对》开始的。刘备在遇到诸葛亮之前颠沛流离、一事无成,过着“丧家犬”般的生活,直到他遇到诸葛亮。当时只有27岁的诸葛亮是个战略天才,他在书斋中提出了影响中国历史千年的《隆中对》。
《隆中对》最伟大之处就在于,诸葛亮认识到南方对抗北方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离开关中和中原地区,刘备仍然能找到足够发挥的空间。在茅庐中,诸葛亮和刘备促膝长谈,为刘备细致规划了称霸的战略路线:
首先,曹操占据关中和中原,孙权占据江东,这两个势力目前难以动摇,先不要招惹他们;其次,刘备应该努力攻下荆州和四川,这两个地方不但能为刘备提供足够的财富,还能分两条路形成钳形攻势,攻击曹操;最后,应该和孙权结成同盟,共同对抗曹操。
《隆中对》的战略构想,成功实现了前一半,刘备占有荆州和四川后,三分天下,但后一半构想却失败了,原因有两个:
首先《隆中对》本身存在一个矛盾,那就是占据荆州和结盟孙权:刘备知道荆州的重要性,孙权当然也清楚荆州的战略价值。
关键一点是刘备选择最信任的关羽去镇守荆州,关羽原则有余,灵活不足,加上为人傲慢,最后激化了蜀汉和东吴之间的矛盾,最后把荆州给丢了。
其次,诸葛亮对南方实力的估计过于乐观了,因为南方只有长江天险,而北方则有足够的战略纵深。
从后来历史的发展来看,北方统一南方,一旦攻克长江边上的南京,就可以宣告南方政权的结束,因为南方的皇帝无处可逃。
在当时,浙江的杭州都属于边缘地区,皇帝逃到那里就失去了统治根基。而江西和湖南的地形如同两个口袋,进去后你就甭想出来,容易给敌方创造“关门打狗”的机会。再加上南方各地之间不能互相支持,没有足够的战略纵深,一旦南京失守,南方政权就基本凉凉了。
但北方就不同了。南方政权可以占领长安,但来自甘肃、河北、山西的势力都可以威胁长安。南方政权也可以控制洛阳,但山西的势力会跨过黄河,打击洛阳。就算南方政权同时控制了洛阳、长安和山西,但敌方仍然可以从塞外和河北发动进攻。所以,北方的地理形势是环环相扣,同时具有足够的战略缓冲。所以,那时候没有哪个南方政权能完成统一北方的任务。
总之,在分裂时代,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是认清了当时南方政权可以靠长江天险割据一方的可能性,但没有认识到南方政权难以统一天下的现实。
三、北京成为帝国的新首都
中国历史上,西安是一个很重要的城市,唐朝以前,很多帝国都喜欢把西安作为首都。但从宋朝开始,就再没有帝国把西安当成首都了。
西安没落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
第一,长江下游地区成为新的经济中心。经过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开发,到了隋唐,长江下游地区的粮食产量开始赶超北方。
第二,黄河下游成了新的产粮基地。函谷关以东的黄河下游,因为地理变迁的原因成了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耕地。
这两个区域的快速发展,让关中的经济地位变得越来越低了。此时,中国的军事地理进入了一个失衡时代:关中拥有地利优势,却失去了经济优势。
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隋炀帝的办法是在洛阳和扬州这两个大粮仓设立新的行政中心,并修建大运河,转运粮食。
但通往关中的运河河道受黄河水位影响,加上三门峡河道地形复杂,经常造成沉船事故,这些都导致向长安运粮的成本变得非常大。
隋炀帝的办法还有一个隐患,那就是一旦敌人截断粮道,关中就彻底断粮了。后来安史之乱时,安禄山就利用了这一点,他派兵攻克洛阳,切断大运河的物资运输线,险些葬送了李唐王朝。
安史之乱后,李唐王朝虽然又继续经营了一段时间,但关中地区暴露出的“失衡”问题,已被后来的战略家们引以为戒。所以后来的几个朝代都放弃长安,转而寻找新的首都。
选择新首都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战略要地,有关隘天险可守;第二是容易补给,靠近粮食产地。
赵宋官家选择了汴梁,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不过汴梁也有漏洞。汴梁虽然更靠近长江区域和华北平原这两个粮仓,但是地处平原,除了一道黄河,无险可守,这就导致赵宋王朝必须要养很多军队来保卫首都安全,这样就给国家带来了极重的经济负担,这也是后来“冗兵问题”一直困扰宋朝的原因。
到了元明清时代,因为幽云十六州重新回到中央帝国手中,一个能同时满足“有险可守”和“补给方便”的城市北京自然地成为新的首都。
北京的地理条件相当优越: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到了北京附近,才有了高耸的山脉和险要的关隘,这就具备了地利条件;而北京紧靠华北平原这个大粮仓,水路也非常通畅,从南方转运粮食也比关中方便多了。
所以,元明清定都北京后,长江中下游、关中地区、中原地区、华北平原的军事地理都被理顺得差不多了,帝国的统治者们开始向外做新的探索,为中央帝国开疆拓土。
总之,在失衡时代,关中仍保有地利优势,但在经济上却要依靠南方,一旦掐断关中的粮食补给,关中的地利优势也不复存在。也正是这个原因,唐以后的历代王朝放弃关中,寻找新的首都,并最终选定了北京。
四、帝国扩张形成现代中国边疆雏形
在南宋末年,蒙古人大举南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罕有对手的蒙古人,却遭到了南宋军民的顽强抵抗,战争陷入僵持状态。看似弱小的南宋能够挡住蒙古人的铁骑,关键原因也在于军事地理。
当时的蒙古人想攻击南宋,只能走三条路,而且每一条都存在很大难度:
第一条是东路淮河流域。这条路水网密集,蒙古人的骑兵优势发挥不出来,南宋军队却可以利用水网优势反复骚扰、偷袭蒙古军队。
第二条是中路,南宋大将孟珙在襄阳建立了坚固的防守体系,蒙古军队不善攻城,持续猛攻始终无法突破。
第三条是西路,南宋守将余玠利用四川多山的地理优势,在险要之地建立无数堡垒,让蒙古军队由擅长的机动战变成了不擅长的攻坚堡垒战,无法获得快速的进展。
无奈的蒙古人最终采纳汉人将领郭宝玉的建议:开辟大西南战线。
公元1253年,忽必烈采纳郭宝玉的战略规划。亲率大军,从甘肃临洮沿着崇山峻岭中的羊肠小道,越过白龙江,翻过岷山,渡过金沙江,在高山深谷中奔袭千里,最后攻下大理,占领云南。占领云南后,蒙古人多路出击,发动了新一轮灭宋战役。
这次迂回作战,有两个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丰富了中国的军事地理,让以后的军事家们意识到,中国边境地区仍存在很多可以用兵的地理条件,后来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的就是这条路,只不过方向刚好相反。第二个贡献是让云南彻底并入中国版图。
而忽必烈的这次千里奔袭,展现了元明清“帝国时代”军事行动的新特点:在军事行动中发现了新的军事地理,并为帝国开疆拓土。后来元明清三个王朝反复在边境用兵,就渐渐形成了今天中国的边境线。
结语
以上就是《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孟子说:“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的“地利”思想告诉我们,古代中国在战场上克敌制胜甚至王朝更替的重要密码,就是军事地理。
军事地理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天时”和“人和”都是变化的,只有地理是相对固定的。只要掌握了地理规律,就可以精心谋划一场战争,而天时和人和,都是可以在根据地理制订了作战计划后,再去考虑的因素。
正所谓:“读史明智,居安思危。”今天,我们了解了客观的历史,才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只有掌握了每一次战争背后的胜败逻辑,才能把脉一个国家统一与衰亡的内在规律。这是作者郭建龙写这本书的初衷,也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思考。
【编辑:王岳】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发展环境与趋势】《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欧亚各国与美国有着怎样的战略利益纠纷?
《圣经与利剑》|“圣经”和“利剑”分别代指英国人与犹太人的文化共鸣和渊源,以及英国帮助犹太人建国的政治动机。
本次推送: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本探讨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的书。
【严选好书】成年人,要克制自己慷他人之慨的欲望。
《权力与影响力》|如何成功驾驭工作中的复杂局面?
【严选好书】为什么我们越来越不愿意等待?
下次推送:
《模型思维》|一本能帮你提高思维能力的书.
【严选好书】2020年中国人花钱排行榜公布。怎样花钱,能让自己更值钱?
《学会提问》|如何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严选好书】《剧变》,想要感情不降温,关键在于把握危机。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